wànchángchéng

万里长城

wàn lǐ cháng chéng

ㄨㄢˋ ㄌㄧˇ ㄔㄤˊ ㄔㄥˊ

萬里長城

名词

释义
  1. 指中国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战国时秦、燕、赵等国都修过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将北方的长城连贯起来。今长城为明代所修,全长六千七百公里。 the Great Wall;
  2. 比喻国家的栋梁重臣或军队。
    吞珪既丧,坏了万里长城,国中精锐已尽,如何是好。——《水浒后传》
  3. 指秦始皇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侵略所修缮的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的古长城。参见“长城”。
  4. 比喻不可逾越的障碍。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无产阶级和周围的各种小资产阶级之间本来就没有一座万里长城隔开着。”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个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
  5. 比喻国家所依赖的战将。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国语辞典

萬里長城

wàn lǐ cháng chéng
ㄨㄢˋ ㄌㄧˇ ㄔㄤˊ ㄔㄥˊ
释义
  1. 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衝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2. 比喻國家的棟梁。也稱為「長城」。
    《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明.陳忱《水滸後傳》第一二回:「吞珪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