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qiújiàn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ㄎㄜˋ ㄓㄡ ㄑㄧㄡˊ ㄐㄧㄢˋ

刻舟求劍

一成不变食古不化胶柱鼓瑟

因地制宜瞬息万变因时制宜相机行事

释义
  1. 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不知情随势变。 be stubbornly unimaginative as the man who marked the boat to find his lost sword; take measures without regard to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2. 契,一本作“刻”。后因以“刻舟求剑”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吕氏春秋·察今》:“楚 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宋•陆游 《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夏衍 《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正视我国当前迅速变化的实际,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刻舟求剑。”
国语辞典

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ㄎㄜˋ ㄓㄡ ㄑㄧㄡˊ ㄐㄧㄢˋ
膠柱鼓瑟、食古不化、一成不變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相機行事
释义
  1. 楚人過江,劍掉水中,便於船舷刻一記號,待船停止,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後用以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也作「求劍刻舟」。
    宋.陸游〈謝梁右相啟〉:「刻舟求劍,固匪通材。」《紅樓夢》第一二○回:「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