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斯文

sī wén

ㄙ ㄨㄣˊ

粗鲁

释义
  1. 指文化或文人。 culture or intellectual;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杨。——唐·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refined; gentle;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3. 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汉书·叙传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宪章六学,统壹圣真。”唐•韩愈 《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王公神道碑铭》:“生人之治,本乎斯文。”清•黄遵宪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4. 特指文学。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降及 建安,曹公 父子篤好斯文。”
  5. 儒士;文人。
    《后汉书·应劭传》:“夫覩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唐•杜甫 《壮游》诗:“斯文 崔 魏 徒,以我似 班 扬。”《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既然如此,必是斯文,请来相见何碍。”钱锺书 《猫》:“经过几番盘算,他想先动手著作,一来表示自己并非假充斯文,再者著作也可以做官。”
  6. 此文;此诗。
    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宋•苏轼 《石鼓歌》:“何人作颂比《嵩高》,万古斯文齐《岣嶁》。”
  7. 文雅。
    元•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一生村鲁,不尚斯文。”清•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相公説得,老汉就説不得;今日偏要假斯文,説他一回。”梁斌 《红旗谱》四一:“她斯文礼貌地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在 江涛 面前,一杯放在 嘉庆 面前。”
国语辞典

sī wén,sī wen
ㄙ ㄨㄣˊ, ㄙ ˙ㄨㄣ
粗魯
释义
sī wén ㄙ ㄨㄣˊ
  1. 禮樂制度教化。
    《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漢書.卷一○○.敘傳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憲章六學,統壹聖真。」
  2. 儒士。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平日敬重斯文,喜歡才士。」《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先聖祠內,共觀大禮之光;國子監中,同仰斯文之主。」
sī wen ㄙ ˙ㄨㄣ
  1. 人的舉止文雅有禮。
    《紅樓夢》第六三回:「斯文些的纔好,別大呼小叫,惹人聽見。」《文明小史》第三回:「如果打死了外國人,我拚著腦袋去陪他,金委員不該拿讀書人如此蹧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