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 yì
ㄧˋ
- 適宜。《書•康誥》:「用其義刑義殺。」
- 正當;正派。《易•繫辭下》:「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 善;好。《詩•大雅•文王》:「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
- 利益;功用。《墨子•經説下》:「義,利也。」
- 品德的根本,倫理的原則。《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
- 平,公正。《管子•水地》:「唯無不流,至平而止,義也。」
- 公益性的,為某種公益事業而舉辦的。如:義賣;義演。《三國志•魏志•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 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
- 克制推讓。《鶡冠子•泰鴻》:「同和者仁也,相容者義也。」
- 行為超出常人的;有正義感的。《史記•伯夷列傳》:「(武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弑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
- 古人認為禽畜之賢者。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八:「禽畜之賢則有義犬、義烏、義鷹、義鶻。」
- 名義上的;假的。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八:「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
- 摻雜做成的。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八:「合衆物為之則有義漿、義墨、義酒。」
- 意義,意思。漢孔安國《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 文體的一種。明徐師曾《文體明辨•義》:「按字書云,義者理也。本其理而疏之亦謂之義。若《禮記》所載《冠義》、《祭義》、《射義》諸篇是已。後人依倣,遂有此作。而唐以前諸集不少概見,至《宋文鑑》乃有之。其體有二:一則如古《冠義》之類。一則如今明經之詞。」
- 通「議」。議論。《戰國策•東周策》:「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義而攻宜陽。」
- 通「俄」。奸邪。《書•立政》:「茲乃三宅無義民。」
- 通「峨」。高大特立。《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
- 助詞。用於句首。《書•大誥》:「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
- 義大利舊譯為義大利,簡稱義。
- 姓。《漢書•酷吏傳•義縱》:「義縱,河東人也。」
義 yí
〡ˊ
- 禮節,儀式。《尚書大傳》卷一下:「贊曰:尚考太室之義,唐為虞賓。」
- 容貌,風度。《漢書•高帝紀下》:「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
- 準則,法度。《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
義 xī
ㄒ〡
◉〔義臺〕臺名。《莊子•馬蹄》:「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